2025首发!

2025-04-10 新闻资讯

  2025行业首发!】2024年度全国跨境综试区、综合保税区、保税物流中心业绩排名!重磅发布!

  各位小伙伴大家早上好!今天是一个特别的日子,是海关总署发布全国海关特殊监管区域(场所)2024年度进出口额的日子,“勤曦运营”将对2024年度全国业绩大排名做综合分析。

  2024年是一个漫长的年度,是3年疫情之后的“新一年”,虽然大外因影响了很多地方的对外发展,但各地方的进出口业绩还是积极向上的,对比2023年度还是有了很大的提升的。国家各部委、地方各政府、行业各企业还是抱有一颗决心在拼搏直前,不忘初心、砥砺前行。

  2024年1月19日,“勤曦运营”首发【重磅首发】2023年度全国综合保税区和保税物流中心业绩排名分析!,获得了一致的好评,单篇阅读量近3000,转发突破300,各大平台做了多次转载,以综合保税区和保税物流中心的进出口业绩作为核心考核指标,对全国海关特殊监管区域(场所)达标占比、各省份达标占比及其运营痛点等方面做了着重分析,深入剖析全国海关特殊监管区域(场所)的运营。

  2025年,随国家对跨境综试区的连年考核,“勤曦运营”2025年的“行业首发”将加入全国跨境综试区三年考核情况,在对2024年度全国综合保税区和保税物流中心业绩排名分析同时,增加与2023年全国综合保税区和保税物流中心业绩的对比,供各位参考,也欢迎各位多多指正。

  2024年8月,商务部对2023年全国跨境电子商务综合试验区做评估考核,以“跨境电子商务+产业带”发展为核心支持跨境综试区大胆创新、先行先试,并对全国165个跨境综试区的建设发展做评估,其中进入第一档“成效明显”的十个城市分别为深圳、广州、杭州、上海、宁波、青岛、郑州、厦门、苏州、重庆。商务部自2022年3月首次对全国跨境综试区发展评估考核以来,已连续3年对全国跨境综试区做评估考核,连续3年进入第一档“成效明显”的6个城市包括上海、杭州、深圳、广州、青岛和宁波,大多分布在在沿海城市。

  2021年7月,国务院办公厅发布关于加快发展外贸新业态新模式的意见(〔2021〕24号),明确“扎实推进跨境电子商务综合试验区建设,建立综试区考核评估和退出机制”。商务部根据相关要求对跨境综试区开展相应的考核评估工作,以跨境综试区“先行先试、大胆创新、包容审慎”为原则,参照8大板块,12个指标做评估考核。从跨境综试区的建设实施方案、跨境电子商务综合服务平台、跨境电子商务支持性政策措施、监管创新、跨境电子商务进出口额、跨境海外仓建设运营、跨境产业园建设运营、跨境电子商务(平台)公司数、品牌孵化、跨境培训服务及行业交流、探索创新等方面设置指标,做评估考核。考核结果按照“成效明显”、“成效较好”、“成效初显”和“尚在起步阶段”四个档位进行排名。

  “勤曦运营”已于2024年10月25日对商务部2021年、2022年、2023年全国跨境综试区评估考核结果作深入解析;同时也对全国七批次165个跨境综试区城市的建设实施作深入解析,大家可点击下方链接查看详细汇总、解析文章。

  链接二:【篇七 收官之作】2021~2023跨境电子商务综合试验区评估考核汇总解析!

  综合保税区作为国家目前最高形态、政策最优的海关特殊监管区域,肩负着国家对外开放高水平发展的重任,是地方外向型经济创新发展的必要区域。按照国发〔2012〕58号、〔2015〕66号、国发〔2019〕3号等文件要求,对全国综合保税区进行绩效考核,具体考核指标参照“五大章十九条”要求,围绕“规模效益、质量效益、开发利用、辐射服务、业态创新”等方面做考核,其中年度贸易额达成是最基本也是最核心的考核指标。

  根据海关总署官方数据统计,本年度参与海关统计的综合保税区共有162个(截止2024年12月31日),截至2024年12月底,全国现有综合保税区数量168个(福州保税区按照海关总署24年业绩统计已调整为福州综合保税区,另1个为成都高新西园综合保税区),参与统计的综保区占比96.43%,其中6个综保区不参与统计(成都天府国际空港综合保税区、北京亦庄综合保税区、蚌埠综合保税区、福州长乐国际机场综合保税区、上饶综合保税区、佛山综合保税区不参与统计)参与统计但暂无业绩的综保区有3个,包括天津临港综合保税区、重庆国际铁路港综合保税区、北京中关村综合保税区,统计的综保区覆盖全国31个省份(不含港澳台)。

  2024年全国海关特殊监管区域数量达到175个,涉及31个省份。其中综合保税区168个(按照海关总署特定地区进出口总值表统计,福州保税区升级为福州综合保税区;另一个为成都高新西园综合保税区),保税区5个,保税港区1个,珠澳跨境工业区珠海园区1个。全国综合保税区超过两位数的省份有4个,主要是江苏省(21个),山东省(14个),广东省(13个),浙江省(11个);仅有1个的省份有5个,主要是山西省、甘肃省、宁夏回族自治区、青海省和西藏自治区。具体分布如下图:

  海关总署最新数据,全国参与进出口额排名统计的综合保税区数量达到162个,未加入排名统计的综合保税区6个,参与占比率达96.43%;参与考核的省份达到31个,占比100%。

  图示3:2024年全国综合保税区进出口额达到100亿元的省份占比 (点这里就可以看大图)

  如上图,2024年进出口贸易额超过100亿元(含)业绩的综合保税区达到87个,业绩达标占比53.7%;大多分布在在24个省份,主要分布在四川省(5个)、江苏省(9个)、河南省(2个)、广东省(7个)、重庆市(2个)、上海市(7个)、福建省(2个)、广西壮族自治区(3个)、北京市(1个)、陕西省(3个)、天津市(4个)、山东省(9个)、湖北省(3个)、安徽省(4个)、新疆尔自治区(4个)、浙江省(9个)、湖南省(4个)、河北省(1个)、辽宁省(3个)、海南省(1个)、江西省(1个)、内蒙古自治区(1个)、吉林省(1个)、贵州省(1个);相比较2023年的91个减少4个。

  年进出口贸易额在85亿元(含)至100亿元业绩的综合保税区达到9个,占比5.56%;大多分布在在8个省份,主要分布在江苏省(2个)、北京市(1个)、湖北省(1个)、山东省(1个)、内蒙古自治区(1个)、安徽省(1个)、吉林省(1个)、湖南省(1个);

  年进出口贸易额在50亿元(含)至85亿元业绩的综合保税区达到26个,占比16.05%;主要分布14个省份,主要分布在重庆市(1个)、江苏省(5个)、山东省(1个)、福建省(3个)、广东省(1个)、河南省(3个)、河北省(2个)、黑龙江省(2个)、贵州省(2个)、上海市(1个)、浙江省(1个)、重庆市(1个)、山西省(1个)、江西省(2个);

  年进出口贸易额在50亿元(含)至100亿元业绩的综合保税区数量达122个,占比75.31%;相比较2023年128个减少6个。

  年进出口贸易额在10亿元(含)至50亿元业绩的综合保税区数量为25个;占比15.43%;相比较2023年的24个增加1个;

  年贸易额不足10亿元业绩的综合保税区数量为15个,占比9.26%;相比较2023年的11个增加4个。

  根据图示可以清晰了解,全国本次162个综合保税区参与海关总署统计,其中完成业绩考核指标的综保区达到了87个,达标率53.7%;其中东部沿海城市达到7个,中部城市达到8个,东北部(含北)城市达到6个,西部城市达到3个。

  2024年度综合保税区进出口额增长比超过100%的且达成业绩考核指标的达到2个,分别是成都高新西园综合保税区、武汉东湖综合保税区,相比较2023年的4个,减少2个。

  2024年度综合保税区业绩排名第一梯队(前10名)为成都高新综合保税区、昆山综合保税区、郑州新郑综合保税区、深圳前海综合保税区、重庆西永综合保税区、洋山特殊综合保税区、无锡高新区综合保税区、重庆两路果园港综合保税区、苏州工业园综合保税区、厦门象屿综合保税区;相比较2023年的第一梯队有所调整,其中洋山特殊综合保税区新入围;从上述数据对比可见,2024年第一梯队综合保税区总体进出口贸易额达28905.78亿元,比2023年度第一梯队的26319.32亿元增长2586.46亿元,同比增长9.83%。

  根据海关总署官方数据统计,本年度参与海关统计的保税物流中心共有84个(截止2024年12月31日),截至2024年12月底,全国现有保税物流中心数量90个,本年度海关统计的保税物流中心占比93.33%,其中6个保税物流中心暂不统计(通辽保税物流中心、大窑湾保税物流中心、宿迁保税物流中心、宁德保税物流中心、济宁保税物流中心;另一个为辛集保税物流中心和石家庄国际陆港保税物流中心,海关总署保税物流中心进出口额统计名称为辛集、石家庄国家陆港保税物流中心,海关总署保税物流中心24年底分布中为辛集保税物流中心和石家庄国际陆港保税物流中心),内江保税物流中心统计在册,但暂无进出口业绩;统计的保税物流中心覆盖全国28省份(不含陕西省、西藏自治区、贵州省和港澳台)。

  根据海关总署最新多个方面数据显示,2024年全国保税物流中心数量达90个,全国保税物流中心超过5个(含)的省份有8个,主要是江苏省(8个)、浙江省(7个)、广东省(6个)、山东省(6个)、内蒙古自治区(5个)、辽宁省(5个)、安徽省(5个)、福建省(5个);仅有1个的省份有7个;暂时没有保税物流中心的省份有3个,分别是陕西省、西藏自治区、贵州省。具体分布如下图:

  海关总署最新数据,全国参与进出口额排名统计的保税物流中心数量达到84个,未加入排名统计的保税物流中心6个,参与占比率达93.33%;参与考核的省份达到28个,占比100%。

  图示8:2024年全国保税物流中心进出口额达5亿元省份占比统计 (点这里就可以看大图)

  如上图,2024年进出口贸易额超过5亿元(含)业绩的保税物流中心达到50个,占比59.52%;大多分布在在20个省份,主要分布在广东省(4个)、北京市(1个)、广西壮族自治区(1个)、浙江省(4个)、江苏省(7个)、福建省(3个)、天津市(1个)、四川省(3个)、重庆市(2个)、河南省(3个)、上海市(2个)、湖南省(2个)、山东省(4个)、湖北省(2个)、安徽省(4个)、内蒙古自治区(1个)、辽宁省(2个)、河北省(2个)、黑龙江省(1个)、山西省(1个);相比较2023年的49个,增加1个。

  年贸易额达到50%的保税物流中心达到11个,占比13.1%;大多分布在在10个省份,主要分布在辽宁省(1个)、浙江省(2个)、湖北省(1个)、广东省(1个)、江苏省(1个)、河北省(1个)、河南省(1个)、安徽省(1个)、福建省(1个)、新疆尔自治区(1个);相比较2023年7个增加了4个;

  年贸易额较低的保税物流中心达到23个,占比27.38%;大多分布在在18个省份城市;相比较2023年25个减少2个。

  根据图示可以清晰了解,全国本次84个保税物流中心参与海关总署进出口额统计,其中完成5亿元(含)进出口贸易额业绩的保税物流中心达到了50个,占比59.52%;其中沿海城市达到5个,中部城市达到7个,东北部(含北)城市达到7个,西部城市达到1个。

  2024年度保税物流中心进出口额增长比超过100%的且达成业绩考核指标的达到8个,主要是防城港保税物流中心、大丰港保税物流中心、南京空港保税物流中心、赤峰保税物流中心、铜陵(皖中南)保税物流中心、鲁中运达保税物流中心、山西方略保税物流中心、青岛保税港区诸城功能区保税物流中心,相比较2023年的11个,减少3个。

  2024年度保税物流中心进出口额排名第一梯队(前10名)为东莞清溪保税物流中心、北京亦庄保税物流中心、深圳机场保税物流中心、防城港保税物流中心、义乌保税物流中心、大丰港保税物流中心、南京空港保税物流中心、漳州台商投资区保税物流中心、天津经济技术开发区保税物流中心、天府新区成都片区保税物流中心;相比较2023年的第一梯队有所调整,其中大丰港保税物流中心、南京空港保税物流中心新入围;从上述数据对比可见,2024年第一梯队保税物流中心总体进出口贸易额达1103.81亿元,比2023年度第一梯队的838.95亿元增长264.86亿元,同比增长31.57%。

  2024年全国保税物流中心总体进出口贸易额达1774.19亿元,相比较2023年的1664.76亿元,增长109.43亿元,同比增长6.57%。

  2024年全国综合保税区和保税物流中心进出口额总量达到68747.92亿元,同比2023年的65308.23亿元增长3439.69亿元,同比增长5.27%。

  保税园区的长远运营已经是“老生常谈”的话题了,今年全国海关特殊监管区域(场所)总体进出口额达到了68747.72亿元,与2023年相比增长3439.69亿元,同比增长5.27%。2024年注定是不平凡的一年,随着3年疫情的结束和新的经济环境的影响,保税园区应更加认清地方的真实的情况,积极引导新产业、新外贸、新生产力的发展和集聚,充分的发挥跨境综试区和海关特殊监管区域(场所)政策优势,“大胆创新,先行先试”,进一步“抢大聚中保小”,进一步拓展国际国内新的市场和促进传统外贸企业转变发展方式与经济转型发展。

  保税园区的长远运营从来不是一个单选题,而是一个多选题,很多地方完成了设立就认为“后顾无忧”了,其实是新外贸的正式启程。保税园区的长远运营从来都不是几句话可以说清楚的,作为地方保税园区的业主方或运营应最基本掌握几个长远运营的核心要素,一是充分了解保税园区,了解保税园区的监管政策、税汇政策,了解保税园区的企业落地条件,了解保税园区的新业态创新等;二是组建专业运营团队,本地化、专业化、精细化团队至关重要,一个保税园区的业绩如何,看团队就很清楚了,“对症下药”和标准化是一个团队的核心;三是打通保税监管通道,这里主要是指跨境电子商务新业态,包括以园区为平台全模式的海关监管通道,让入驻公司能够减少筹备时间周期,让入驻企业更快、更高、更好地开展跨境电子商务业务;四是畅通产业申报路径,跨境电子商务企业的每一笔订单离不开合作方的支持和协同,优异的合作服务方,可以大幅度降低企业的合作成本,高效地为公司可以提供服务,降低企业的通关时间;五是合规促进行业转型,除了大家熟知的开通国际跨境平台账号卖货以外,应该更多地进行资源的整合,以行业企业的诉求为根本,从资源方选择弥补,同时融合合规化孵化、合规化培训、合规化指导,帮企业扩展国际国内新市场,拓展新的方向、新的路径、新的场景;六是政府引导长远发展,企业的长远发展离不开政府的支持,地方政府的引导是每个新兴起的产业、每个行业长远发展的必备条件和支撑,政府引导不是单纯的资金补贴〔早期已发布非补贴运营,链接:跨境小课堂 ——NO. 54 跨境电子商务商业合作(“去补贴化”思维思考)〕,而是帮企业解决实际问题,帮企业长远发展,从而扶持每一个传统企业转型升级和新业态的发展。

  “勤曦运营”是国内以海关特殊监管区域(场所)跨境电子商务运营及监管创新服务为核心的综合运营服务企业,公司围绕全国跨境综试区、综合保税区、保税物流中心、跨境创新产业园区、跨境新零售o2o创新中心和商业企业,以园区(中心)招商运营、监管创新和全流程差异化服务为特色,开展标准化和定制化培训服务,同时建设本地化团队,搭建差异化运营场景,匹配跨境电子商务配套产业资源,核算最优路径和最低运营风险,积极以客户目标为结果,发挥专业化能力,实现地方项目的预期指标。

  “勤曦运营”为河南勤曦商业运营管理有限公司微信公众号官方名称(同步今日头条、知乎、微博、小红书等自媒体),主要负责发布涉及保税园区和跨境电子商务相关的行业动态、新闻资讯、统计数据、业态解析和知识分享等;每周二、每周四发布连载性分析文章,每周三发布跨境小课堂,其他时间不定时发布别的类型个人独创的文章和投稿文章,供各位行业从业者参考;“勤曦运营”主营园区及商业运营服务,同步开展培训服务(含《跨境电子商务服务总则》)和认证服务。